在焦点小组访谈期间,青少年说当父母不再给他们机会重新赢得信任时,他们就会感到绝望无助。每当这种时刻,他们感到被逼到了“死角”,因而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其结果是,他们的心里埋下了深深的怨恨和痛苦,日常互动变得越来越负面。如果没有信任,青少年就可能被贴上为“说谎者”、“笨蛋”、“不负责任者”或“小偷”的标签。不管真假与否,这样的标签和期望最终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而且只会帮助证实父母的信念,即孩子是不值得信任的。如果不再给予孩子重新获得信任的机会,他们与父母之间就不会再有亲密,唯有绵绵不绝的怨恨。
案例分析
14岁的蒂姆多次离家出走并逃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父母变得不再信任他,他们把家装修成有栅栏和警报系统的监狱。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已经表达了绝望无助的感觉。蒂姆感到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因此,一旦他去学校,他便离家出走。如果没有信任,对蒂姆来说就没有机会改善其行为,也不可能恢复与父母的良好感情。
恢复信任对问题青少年的父母而言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他们常常感到陷在石头和硬地之间。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再次信任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只会利用他们的信任。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父母仿佛变成了自己家里的囚犯,害怕离开半步,因为一旦他们离开,孩子就会做出不应该做的事。父母还会紧盯着孩子的每一个举动,直到孩子感到窒息、没有任何私人空间为止。这时,亲子情感纽带迅速遭到破坏。父母怨恨自己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不能再信任自己的孩子;孩子怨恨父母强硬的戒备,不给他们重新获得信任的机会。
为了重建信任,必须先做到两件事。首先,必须向父母展示如何巧妙地重新表示信任,并逐渐地增加信任。必须向他们展示三种监督水平(强制的、结构的、有限的),并告诉他们的孩子目前正处于哪种水平。所选的监督水平将帮助父母决定给予多少信任或者重新给予多少信任。其次,父母必须找出孩子希望重新获得信任的原因。孩子通常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获得自由:推迟规定回家的时间、额外的打电话时间、更多时间与同伴在一起、参加音乐会或借宿别人家等特殊活动。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有关上述方面的奖惩措施,使孩子慢慢地重新获得信任。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