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节形式、规章典制等。讲究礼仪,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风貌和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那么,家长该如何让孩子知礼行仪呢?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礼仪本身就是以尊重他人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礼仪”源自内心,表于话语。只有从内心尊重他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其次,知礼行仪,要以强化孩子的自尊心为基础。
自尊,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品格。青少年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家庭礼仪教育要以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为出发点。
再次,知礼固然必要,行仪更为重要。
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有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要让孩子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善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
此外,还要让孩子掌握和践行以下几项社交礼仪原则:
一是自律的原则。
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和他人产生矛盾,首先要遵守礼仪规范,学会自我检审,克己待人,从而创造出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二是宽容的原则。
让孩子学会以己推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善于原谅别人的过失,从而以礼得礼。
三是适度的原则。
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把握社交的适度距离。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在特定环境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尺度,不要热情过分,也不要冰冷逼人。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