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一样的孩子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
父母信守承诺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做到守信用,重承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方式。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为人父母 责任感不可缺少
高明的父母,显然是既有责任感,又掌握了科学的教子方法的父母。只要你是一位高明的父母,那么,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是完全可能的。
-
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做高明父母
孩子不是宠物,一味娇惯只是一种溺爱。对孩子更不能虐待,过分严厉也是一种摧残。纠正孩子的缺点只能用科学的手段与正确的方法,否则会过犹不及。
-
纠正孩子的错误切忌不坚决
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如果父母不能态度坚决地予以纠正,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无所谓,而一旦缺点养成习惯,那时再想纠正可就不那么容易。
-
教育孩子:己不正何以正人
教育别人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这样才能让被教育者心服口服。可惜,我们的不少家长,他们并不懂得这样一个极普通的道理。
-
他将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之后 父亲的做法值得深思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首先应从思想上让他认识错,然后再让他自觉地改正错误。如果不懂得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只知道错了就罚,这种简单的方法不仅错误,而且根本就无法达到让孩子改正错误的目的。
-
好好学习就给钱只会培养孩子错误的金钱观
中国有句俗语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正是源于这种金钱万能的庸俗观念,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祭起了金钱大旗。然而,用钱使孩子改正缺点,果能如愿以偿吗?
-
纠正孩子缺点是错误的家教观念
让孩子出色是家长的最大心愿。然而,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无效的家教方法,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反而促成了孩子的不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孩子有了缺点,当然需要父母予以帮助和纠正。
-
孩子考试失败 别急于指责
一味采用批评和指资的方法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是一些父母的习惯。他们不善于看到孩子的成功之处,不善于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更不懂得用肯定正面的方法来否定孩子的缺点或过失。
-
教育孩子 打了也未必成材
父母有指出孩子缺点并帮助孩子改正的义务,却绝无随意惩处孩子的权利。随意打骂孩子是一种错误的家教方式,这种家教方式,收获的只能是苦涩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