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通过大脑的思维来实现并得出认知的结果。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孩子更容易地了解万物,更全面地抓住本质,更理性地做到判断。这是培养好苗子特长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有效途径。父母要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张布泽,被全校师生誉为“小小科技迷”。他制作的“新型电动擦窗器”2005年获得“平顶山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二等奖,并获得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劳技创新大赛”银奖。
张布泽制作“新型电动格窗器”的起因很简单。一个星期天,他妈妈在阳台上擦窗户,弄得身上脏兮兮的,还不时地喊:“儿子,帮妈妈拿个凳子!”“帮妈妈洗洗抹布!”让正在看书的张布泽不停地奔跑,他嘟着嘴说:‘妈妈,擦个窗户咋这么麻烦呢?”妈妈说:“这窗户太大,纱窗更不好擦,要是有个既能擦玻璃、又能擦纱窗的工具就好了。”张布泽听了,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改天我给妈妈制作一个机器,让您一按按钮就能擦玻璃!”听了这话,张布泽的妈妈并不在意,这真是说者有意,听者无心。
几天后,张布泽做完家庭作业后,一会在阳台上对着窗户出神,一会儿跑到自己的写字台边的纸上涂涂画画,还不时地翻箱倒柜,把他以前玩过的玩具找出来,在房间堆了一大片。爸爸妈妈很奇怪,说:“儿子,咋又稀罕起以前的玩具啦?”他神秘兮兮地笑笑,也不吭声,坐在地板上,把玩具拆拆、装装。紧接着的几天里,他开始让爸爸给他又是借小钢锯,又是找塑料管子。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张布泽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到我房间里来一下。”正在看电视的爸爸进去一看,呀,儿子弄了一个什么小怪物,在地板上伸着“小手臂”,手臂两端有毛刷子做的“手”。张布泽兴奋地说:“要是再能动起来就好了。”做完家务的妈妈一看,高兴地说:“儿子是在给我找擦窗的助手啊!”至此,张布泽制作“新型电动擦窗器”的构思及原始雏形己正式形成。
张布泽的新颖思路及动手能力,让他的父母很激动,他们开始给儿子少找工厂里有经验的师傅,指导儿子制作有实用性的电动擦窗器。在近三个月的时间内,张布泽跟着工人师傅认真学习、不断改进,终于做出了可遥控操作的“新型电动捧窗器”,他一按电钮就能擦玻璃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现在,张布泽对创新发明更加痴迷了,他每看到一样东西就要想一想:能不能把它改进得更合理、更方便些。当他在媒体上看到煤矿事故发生时,就有了“发明一种逃生设备”的强烈愿望。目前,他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相信有一天他这个愿望能实现。
张布泽勤于思考、勇于想象、积极动手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的成长与其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他的爸爸毕业于郑州大学,现在平顶山市某机关工作,妈妈是光明路小学的一名教师,他们一贯重视对儿子的培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张布泽思维力的开发与培养。
张布泽从小就养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除认真学好课堂知识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如:《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三国演义》、《百科全书》、《名人传记》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等。他长期坚持写日记、记随笔。二年级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后,他写了一篇《我看中国历史》,以儿童的眼光,对书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分析评价。看完《三国演义》后,撰写了一本《四国演义》。四年级时他又迷上了科幻故事,撰写了科幻小说《太空使命》和《星球大战》。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