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学习方法 > 正文

重视听说读写中对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彭梓祺来源:原创

目前,人们已经注重了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在训练这四种能力时忽视了思维能力,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听”与“读”属于对语言的理解,“说”与“写”属于对语言的运用表达,理解与表达都需要进行复杂的心理操作,这些操作实际就是思维活动。因此,就语文能力来说,听、读、说、写只是表现形式,思维活动才是它的内在本质。

“听”与“读”的过程,即在心理深层对声波形式或文字符号形式语言进行翻译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听”和“读”的人获取的负载于“声波”或“符号”物质形式上的信息,是按照语法规范与逻辑定理逆向进行解码与破译,把这些信息从载体卸下来,以意象或思想条例的形式存储于自己的心理深层,理解就是这样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要理解语言材料所提供的概念和有关事吻之间的逻辑联系,就需要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也就是说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是主要参与的心理操作手段。要理解语言材料所提供的形象、意境,须通过对表现这些形象、意境的语言解码、破译,将它们还原为心理深层的表象信息,这时参与的主要心理操作手段是再造想象,它也是形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总之,我们说“听”和“读”的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是通过思维操作将语言材料所负载的各种信息卸下来,变成我们深层的心理信息。

“说”和“写”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前者是口语形式,后者是书面语形式。“说”与“写”首先要有可“说”可“写”的,也就是说先要经过思维的积极活动产生出高质量的成果来。如果不是这样,心理深层很贫困,只是背诵式地“说”或默写式地“写”别人的思维成果,便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说”和“写”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起始于说者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认知;发展于在认知基础上的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活动,或表象的联合、分解、整合、创造的形象直感思维活动,结果以思想认识、形象、意念的信息方式存储于心理深层。由此可见“说”得好或“写”得好,不仅取决于“说”的语言或“写”的语言是否优美、流畅,更取决于思维或成果的质量如何。

我们说“说”与“写”比“听”与“读”更重要更困难,是因为这一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活动紧密伴随着思维活动,它时刻受到思维进程和结果的制约。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听”、“说”、“读”、“写”,四者实际是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传达两个方面。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能力.而其内在实质是思维能力。制约语文能力的不仅有言语能力,而且有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正表现为这两种能力的合力。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训练中只注重语言训练而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是不科学的。

鉴于以上的分析认识,建议语言训练的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进行“听”和“读”的训练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拿握语言材料的外在形式特点,诸如词语的修辞色彩、句式的变化、篇章结构的技法等,还应注意分析在语言形式下潜藏的思维信息——思想条例、形象、意念等。要分析出这些信息与表现它们的语言形式之间的相应关系。这样的方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材料训练语言,还要通过语言材料提供的思维的进程、方式、成果来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二,在进行“说”和“写”的训练时,首先应注重训练为提供表达内容而必备的思维能力,即观察、感受、体验的认识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将伴随思维产生的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的由内而外的转换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遣词造句、修辞炼句、表现技法和布局技巧的语言训练。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语言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关系既密切又微妙的某些特点,采取实际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之间关系的基本特点是:1.思维进行的速度大大高于语言进行的速度;2.思维活动与言语括动之间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严整关系,而只有相互转换的相当关系;3.进行语言的“说”或“写”表达时,是将思维的过程、路线、方式及成果,由心理的深层向言语表达的表层进行转换,这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问题,而不单是个语言技巧问题。因此不可忽视“说”的训练。因为“说”比“写”要求的速度高,思考的时间短,修改的余地少。“说”更适合激发心理深层思想活动的开展和伴随生发的语言活动的开展。需特别强调的是:“说”一定要是即事即兴的现场训练,不要搞成“背诵”,否则意义就不大了。“说”是思维敏捷性的强化训练,也是思维向语言转换的强化训练,在语言训练中应该有重要的位置,可惜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说”的训练开展得很不够。

既然思维与语言不是一一对应的,那么追求语言表达最大程度地切合思维的实际应该是训练的一个重点。同时应克服语言形式与心理深层思维实际无关联的套话,真正做到言必由衷,言必己出。

“说”的口语和写的书面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心理深层的思维成果,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口语训练与作文训练的比例。与口语训练相比较,书面语写作训练更适合训练思维的准确性,思维路线的最优化,思维方法的科学化。

延伸阅读:

注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6年高考作文如何点题?

2016年高考作文标题怎么起才能得高分?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