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一样的孩子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
孩子有暴力倾向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的暴力威胁必须与暴力行为区分开来,两者都必须迅速地加以处理,但处理的方式稍有不同。当出现暴力威胁时,心理老师必须教父母如何阻止使威胁上升为行为。如果真的出现了暴力行为,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勿需多说话。
-
你的孩子是否在校表现差 是否厌学和逃学?
许多父母都非常注重教育,如果孩子因打架或不用功而成绩不好,父母也会像对逃学一样地担心和沮丧。事实上,学校表现差会让父母感到非常愤怒,以致他们难以有效地管教孩子。因此,学校表现差与逃学的结果是一样的。
-
你的孩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当青少年试图摆脱家庭环境中对他不利的事情时,往往会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假如离家出走的怪圈能够被永久地打破的话,那么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
家长注意:孩子沉默寡言不好动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智择优教育心理学专家杨达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
家校合作 让孩子不再厌学
当父母与校方商谈时,孩子必须等在外面,父母把写好的计划交给每一位在场的任课老师和教导处老师。如果让孩子看到父母与校方的意见不一致只会为他提供打败父母的枪支弹药。在讨论完了细节问题以后,再把孩子叫进房间。由父母向孩子宣读协议,解释每个人的角色,概述如何对他的行为进行监控。
-
家长陪读 善用自我意识阻止孩子逃学
如果做得好的话,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就是父母一方陪着孩子去上课。在生命发展的这个阶段,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很“酷”,他们绝对不喜欢妈妈或爸爸每节课跟在后面坐在身边——尤其是妈妈蓬头垢面、爸爸粗鲁不堪地到学校来。
-
如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让孩子跟着父母上班或让他穿得像个“傻瓜”
青少年时期,孩子对自己的外表是非常在意的,因此,他宁可决定去上学而不愿整天穿得像个“傻瓜”。
-
孩子不想上学 父母应及时执行家内惩罚计划
家内惩罚可运用于以下行为:1.逃学;2.不做或没有完成每日进步报告;3.不做家庭作业;4.在学校里的行为问题。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在书面协议里界定清楚,而且必须预先确定惩罚措施。
-
孩子厌学情绪强烈 无法改变怎么办?
一个在正规的学校环境里不能改变其行为的孩子,是不可能在家庭学校环境里奇迹般地改变的。在经过了最初的蜜月期以后,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为糟糕的行为,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更多的时间,并经常处于非监管状态。一旦尝到了如此自由的滋味,要想再让他进入公立学校几乎已不可能了。
-
杜绝家庭“冷暴力”家长要把握两种“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采取“冷暴力”式的交往方式:有的对孩子态度冷漠;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把孩子批得一无是处;有的只关注学习成绩等。不管是哪种家庭冷暴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