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逃学和学校表现差放在1张“A”里有两个原因。一,两者都在同一层面上涉及学校体制;第二,两个行为的意图都是为了抑制父母的权力。孩子逃学会使父母担惊受怕,因为在此期间缺乏监管。而且,许多父母都非常注重教育,如果孩子因打架或不用功而成绩不好,父母也会像对逃学一样地担心和沮丧。事实上,学校表现差会让父母感到非常愤怒,以致他们难以有效地管教孩子。因此,学校表现差与逃学的结果是一样的。
逃学和学校表现差是可以改变的,但在做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与校方紧密合作。然而,当父母与老师、教导处老师或学校其他人员联系时,学校方通常会为孩子的问题和缺乏沟通而责备父母(有的大声有的轻声),这会将原本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并增加家校之间的摩擦,如果没有外界帮助的话双方的合作就会有困难。
外界帮助主要以咨询的形式出现,咨询师指导父母如何与校方协商以增进合作。然后,父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尽可能地赢得校方对其家庭行为协议的支持。通过家校协商而使孩子自己对其行为负责,这样合作立即为相互责备所取代。
案例分析
16岁的艾莉娜一直逃学。3个月以后,学校老师放弃了与家长联系的努力,并为艾莉娜的问题而责备家长。反过来,家长将女儿的逃学归咎于校方的管教不力。咨询师帮助父母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包括对艾莉娜关禁闭、父亲第二天陪女儿上学并在上课时在她旁边陪坐。父母到校后让女儿等在休息室里,他们设法和她的所有任课老师讨论所制定的协议。当父母负起主要责任时,咨询师也要与校方保持联系,告诉老师们虽然看管爱莉娜不是他们的工作,但是父母非常需要得到老师们在监督规则和执行惩罚方面的帮助。在与老师们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仔细检查以后,父母把爱莉娜带进会议室,把协议交给她。因此,老师、父母和咨询师必须结成统一阵线。
在阻止逃学和学校表现差方面,以下几个策略是与校方合作制订成功的协议和在家里执行惩罚措施时较为常用的:
除了以上策略外,咨询师还必须运用前面在对付离家出走时的一些策略:积极的稳固法、建立信任、预测故态复萌等。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