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
-
男生穿着越来越女性化,是不是有异装癖?
当鹿晗等小鲜肉频频出现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多的被年轻的孩子们提及,成为他们的偶像,家长们却丝毫没有孩子的喜悦,反而是忧心忡忡。 最近杜爸爸就忍不住了,后台问孟老师,孩子自从喜欢上鹿晗后,什么都想模仿他,头发不肯剪了,说要留长再去做个那样的发型,连穿衣服都模仿着来,越来越没有男子气概,这算不算异装癖? 其实这不叫异装癖,不过是青春期孩子 偶像
-
孩子和同性关系暧昧,有同性恋倾向怎么办?
同性恋可以预防,当发现孩子有少许模糊和不自觉的同性恋倾向时,就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
早恋好不好?看学生用数学建模来解释不准早恋是正确的
早恋大多是无疾而终,学校、父母禁止早恋也是为了保护孩子。
-
孩子经常“打飞机”,正常吗?
“打飞机”等字眼已经成为网络流行字眼,甚至成为男生之间的暗语,事实上就是手淫,是在性冲动时自我发泄性欲的行为。
-
问题孩子的根源要追溯父母的教育方式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
家长思考:是孩子有问题 还是家长、老师有问题?
是问题孩子,还是问题家长、问题老师?是孩子逆反,还是家长逆反、老师逆反?人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
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的心里话愿意跟老师说、跟同学说,但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说?这说明他从心里不认可父母,父母们就要反思了: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跟自己交流?是家庭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请关注智择优教育父母讲堂第二讲与您相约(12月22日)晚上20:00点整。届时,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聚。
-
11种错误教育方式告诉家长是怎么成功毁了孩子
现在有个说法:“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家庭教育是道德品质、理想教育的综合体。很多家长反映的子女的问题,其实是家长长期行为野蛮,作风粗暴,专制虐待造成的,对孩子的问题不冷静处理会适得其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试情绪。
-
家长注意:青春期孩子太“乖”并非优点
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叛逆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父母不必过分担忧。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有着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已。
-
狼的故事:透视家庭教育的重要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石,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养成孩子活泼开朗的个性、意志坚强的性格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当的家庭教育、父母过分溺爱形成家庭的“温室效应”,容易使孩子对学校和社会产生畏惧和回避的心理,觉得只有家里是温暖的,从而难以形成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