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考试时,总有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中尤其突出。例如,一位高中生说:“我平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卷子总是全优,经常受表扬。可一到期中、期末的重大考试,情况总是很不好,而且一年不如一年。每次我都比以前更努力地学习,但一到考试时总觉得差得很远。平时同学遇到难题来问我,我总是从容作答,可一到大考,平时不成问题的试题都做不出来,或漏洞百出。”
像这位学生所说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每年高考、中考之后,总有“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名落孙山,这往往是由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所造成的。
考试焦虑一般由三种基本成分构成:
1.认知成分。以忧虑为特征,由对活动结果的不良预想及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形成的意识判断。
2.生理反应。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恶心、呕吐、腹泻、多汗、尿意频繁、头痛、失眠等等。
3.行为表现。烦恼、焦躁、心神不定、好发脾气、多余动作增加,或发呆、愣神、思维停滞、晕眩等等。
考试焦虑出现的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便开始出现。由于担心自己考不好,或是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为此而忧心忡仲,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考试,害伯失败,心理压力很大,往往在考试到来之前,已感到痛苦不堪、疲惫不堪,上考场后也很容易出现怯场情况。另一种是在考场上才表现出来的。由于遇到难题或熟悉却又回忆不起来的题,心里着急、害怕而导致心理失衡,致使神情慌乱,茫然无措,甚至晕场。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