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后,考生非常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分数,当然同时也关心其他同学的分数。在等待公布分数的这段时间里,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的考生,尤其会感到惴惴不安,忧心仲仲,既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又怕知道自己的分数。
考试分数公布之后,有的是预料中的,有的是意料外的。考试分数出乎考生的预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预计的分数高或名次提前了,这时考生喜出望外,大松一口气,心情格外愉快,甚至激动不已;另一种是比预计的分数低,他们会有受到挫折的感觉。这时,他们往往会认真地对每题的评分进行研究,力图寻找教师评分错误的依据,找回些分数来,也有的会因此而一度消沉、抑郁。
考试分数合乎自己的预料时,考生也可能有两种心理表现:一种是在考后觉得自己考得很理想,譬如及格或达到某个名次,考分也正和预料的一致,考生将是很满意的。另一种考后觉得不理想,考分又正是预料之中,那么考生心情是压抑的,继而会产生其他的心理表现,消极者还会失去信心。所以,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考试之后,根据不同考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心理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考试后的消极情绪持续下去,很容易转为慢性焦虑,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它会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认知活动受到阻碍,使人学习、工作的心智操作效率降低,认知评价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它会使人的情绪难以稳定,终日焦躁安,遇事好冲动,自制力减弱;使人的个性结构遭到损害,易退缩,好幻想,过分胆怯和害羞,喜欢文过饰非,有时又富于攻击性;它会使人的心理反应过于敏感,经常猜疑或挑剔,不能与周围人们和睦相处,人际关系陷于紧张状态;它会使人的社会适应力大大削弱,社会责任感下降,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幸福感,有些人还会出现酗酒、自伤、犯罪等问题。总之,持续严重的焦虑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对其进行心理调节是必不可少的。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