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
-
爸爸苦心指导 造就出天才画家
1998年,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张墨,人称为“小画家”,可是他自己不喜欢这个称呼,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不过喜欢画画而已。”然而他并不普通,到他读初二的时候,已先后有60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儿童美术画展中展出,获奖50次,其中国际金奖4次、银奖3次,国内特等奖2次、一等奖16次。
-
傅雷引导儿子傅聪学习音乐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的儿子傅聪19岁时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艺术比赛,获钢琴三等奖;21岁时,他又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傅聪成名后,当问及他是怎样走上音乐道路并取得成功时,他总是把父亲称作他学音乐的第一位老师。那么,傅雷是怎样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呢?
-
特长生都得益于父母的倾心教育
特长生的特长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孩子天生固有的吗?不论哪个孩子,不论他的家庭状况和父母知识高低,只要是具有特长,都是教育的结果。虽然有的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画家、音乐家或者运动员,但他们能从小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能积极为孩子创造发挥天赋和从事兴趣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能不断引导和鼓励孩子在这些特长的学习上不断进步。这
-
父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明智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尽可能挖掘出孩子的潜能。 父母要想发现孩子的天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
兴趣是发展孩子天赋的前提
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天赋,非同寻常。可是,他却表现出毫无兴趣,也就是出现了天赋和兴趣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孩子,专家们认为父母也不必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为好。
-
父母要尊重并让孩子发挥自身的天赋
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一种特殊的素质。在学校里,孩子们面对着相似的挑战——从一门课到另一门功课的学习,而天赋不同程度地支持他们迎接着这种挑战。语文课可能是孩子展示他的闪光点的地方,可是数学课可能就会使他心跳冒虚汗。
-
父母要端正对待孩子天赋的态度
很多人以为孩子表现出了超常的才能优势,他就会顺理成章地具有这方面的非凡成就,认为根本就不再需要特别的培养。似乎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在我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拿起画笔就画出了一幅出色的画之后,就认为孩子已经不需要我们的培养,也一样会在我们不需要准备的情况下成名成家。
-
父母要正确地确认孩子的天赋领域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父母通过仔细观察要幼儿潜在天赋的信号,就能发现他们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潜在天赋得以发展。
-
父母要及早地发现孩子最佳的天赋
发现孩子的天斌是培养孩子特长的前提。抓不住孩子的天赋而乱下功夫,即使花的钱再多,下的功夫再大,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那么,父母应怎样做才能较准确地、较早地发现孩子的天赋呢?其实,任何内在素质都是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来认识和把握的,对孩子天赋的认识也是一样。
-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来源于父母对他的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孩子的优势是他的“精神生长点”。父母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把握孩子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切记:即使智商很低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