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能教育一样的孩子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
小测验: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许多同学都会对 考试焦虑 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因为一旦被沾染上,考试成绩一定不会理想。但你越是怕它,它越是不离你左右。为了对付它,我们首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本测验共32道题,每题4个答案: A 很符合;B 比较符合;C 不太符合;D 很不符合。 1. 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就坐立不安。 2. 临近考试时,就拉肚子。 3. 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发僵。 4. 在考试前,总是很
-
你知道英语的标点符号如何使用吗?
英语的标点符号与汉语的标点符号在形式与使用上大同小异,不过大多数同学只知道“同”,却忽略了“异”,导致日常的课程和生活乃至考试当中疏忽错漏甚至闹笑话。小编整理出了一些同学们容易疏忽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处: 1. 英语句号是实心点,而不是小圆圈,如果英语的句号也和汉语一样的话,就很容易和字母“O”相混淆。 2. 英语的省略号“…”是3点,不是像汉语
-
考试技巧:向弱科要分更明智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弱科和强科,有些同学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在强科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忽视了弱科,结果总分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们都知道在120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与在80分的基础上增加同样20分相比,后者比前者要容易得多。因为前者的20分是在向高难度的题要分,后者只是在中等难度的题上得分。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在复习时间短
-
考前复习:“临阵磨枪”出实效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复习好坏事关考试成败,尽管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复习方法和计划安排也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共同,也是么个考生必须做到的。 第一、考前复习有计划 计划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有计划才能让复习有序的进行。计划要从全局着眼,以获取高分为目的,各科的力量投放要均衡,防止畸轻畸重,计划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自身特点,对薄弱科目可多
-
小测验:你掌握了好的考试方法吗?
很多同学之所以考试没考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考试方法。下面的测试题将全面测试你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是否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A:是 B:否 1. 已经清楚本次考试内容的范围。 2. 已经对考试各学科进行了充分复习。 3. 能够回忆出各学科考试范围的内容。 4. 记住了各科考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5. 已经准备好考试所需的用品
-
小测验:你是考场高手吗?
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种无情的竞争和较量,“没有硝烟的战争”,考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对考生 信心 、勇气、能力、 心态 等全面的考验。面对考试,你能否像一个高手一样做到游刃有余?下面就来做测试吧! 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 你是否对考试成功的祈求十分强烈,但考试成绩却适得其反? 2. 你是否认为考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所以抱着无所谓、碰
-
高效学习:孩子写字为什么这么慢
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和家长就耳提面命,让孩子写字要工整、字迹要漂亮。“好”是唯一的标准,不强调书写速度。孩子做作业时,速度有的快,有的慢。这一点,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但是,没有谁想到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书写速度,以此来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 不仅如此,中小学生的纯书写错误率是非常高的,所以的老师和家长把这种错误都归于孩子写字速度快上,
-
“认”算,让孩子脱口而出
在学校传统的教育中,一大批的简单算式如“2+3=”都是分别被当做一个算式来看待的,如果把这些算式分别当做一个个特殊的“字”呢?在孩子进行口算的时候,把这些特殊的“字符”当做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孩子只有对算式的概念进行了突破,突破了“算算式”的概念,才能真正认识到“认”比“算”快。 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 学习能力 ,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
-
能否整除,教孩子“认”出来
数学课上,老师有时会提问让同学们判断某两个数值能不能整除,同学们埋头苦算绞尽脑汁才能得出结论,有时甚至还是错的。其实,想要很快地“认”出是不是整数除法是有秘诀的。孩子们知道了这些秘诀,除法就会变得非常有 趣味 ,找出约数、倍数也会成为非常容易的事。 我们可以看一下乘法口诀,除法中的商没有余数的数字,都在乘法口诀里。 如:3、6、9、12、15、18、
-
学会速算,你的孩子也能成为“数学天才”
深圳在2006年举办的首届“神童杯”速算大奖赛,不用纸笔,速算20道题。很多家长表示怀疑,孩子怎么可能比计算机的速度还要快,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比赛结束后,一个4岁的孩子拿了第一名,一位家长和一个小学生现场计算,孩子只用了2分钟,笔算的家长却用了五分钟,让所有在场的家长大为惊讶。 在大多数家长的心里,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算对了就行,准确就是唯一的标